在线客服
用户中心 意见反馈
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红巷教育

行游中阅读“红色”城史

分享到:
点击次数:57055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3日23:54:21 打印此页 关闭

武汉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此决策、八七会议在此举行……建党97周年之际,武汉市推出6条“武汉荣光”经典红色旅游主题线路,串联起全市23个革命教育景点,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感受城市红色“血脉”。

党员们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图片来源:武汉市东西湖区文明办

  线路一:红色经典

  在武汉众多的珍贵革命遗址遗迹中,多个精华景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参观经典景区,可以深入了解发生在武汉的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

  江岸区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昌区毛泽东旧居—武昌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武昌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及首义广场—江夏区中山舰纪念馆

  八七会议纪念馆位于江岸区鄱阳街139号,1927年8月7日,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依托八七会议会址而建,为一栋三层的西式楼房,原是英国人建造的公寓,名为怡和新房。1978年8月7日,八七会议会址恢复原貌并建立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80年5月,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八七会议会址”馆名。

  毛泽东同志旧居距离武汉农讲所旧址纪念馆不到百米,位于都府堤41号。这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距离毛泽东同志旧居不到百米。1927年2月初,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筹备处选定此地为校址。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目前游客来参观,可以看到当年的学堂、会议室等旧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阅马场北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廷封建君主专制,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首义广场与红楼相隔一条马路,广场上树立着彭、刘、杨烈士的红砂石雕像。广场以南区域建有辛亥革命博物馆。该馆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分为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五个部分,展示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套),历史照片694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等。

  中山舰博物馆位于金口古镇中山舰文化旅游区,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中山舰的名字命名的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在馆内,游客可以看到整体打捞出水,并恢复当年历史原貌的中山舰风姿。舰体上还保留了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被敌机炸沉的历史痕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馆内还展出着随中山舰出水的各类文物3400件。在中山舰旅游区,游客还可以参观中山舰英雄纪念碑、中山舰纪念园的雕塑群等。

中山舰博物馆内修复完毕的中山舰 图片来源:武汉文化微信

  线路二:红色宝藏

  武汉革命博物馆是国内最为集中的红色文化资源聚集地之一,堪称“红色宝藏”,是追寻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农民运动以及了解党史的重要节点。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廉政文化公园—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陈列馆(在建)

  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由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合并组成。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见“红色经典”线路有关简介)。

  毛泽东同志旧居(见“红色经典”线路有关简介)。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位于都府堤街20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距离毛泽东同志故居不到百米。从1922年至 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共产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在此居住,以教书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这里一度成为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从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出门,正对着的是武昌廉政文化公园,公园内雕刻有我国三代领导人关于廉政建设的语录手迹、廉政语录,是武汉市反腐倡廉的教育基地。公园内还有王荷波等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领导成员的群雕。

  武汉革命博物馆也是一座红色旅游“宝藏”。这里现有藏书3000余册,照片底片资料10000余张,文字资料3000余份,复制(印)件1300余件,文物原件594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266件,参考品273件。有毛泽东1927年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农讲所编印的《规约》、学生佩带的《证章》,有周恩来、董必武、张平化、伍修权等领导人的题字、题词,有黄兴、邓演达、陈潭秋、夏明翰等用过的实物,均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陈列馆毗邻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馆内陈列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加强纪律建设内容,是国内首个专题展示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陈列馆。

武汉市第二高级中学师生们走进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图片来源: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线路三:建军策源

  武汉是人民军队建军策源地,是新四军诞生地。这条线路把人民军队在武汉的革命印记展示给游客,体现出武汉对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贡献。

  中共中央军委办事处旧址—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中共中央军委办事处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和里。1927年,中共中央军委迁武汉,在此设武昌办事处。该旧址是中共中央军委早期活动的重要见证。周恩来、朱德、聂荣臻都曾在这里办公,此处还是南昌起义的重要策源地,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昌区解放路259号,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为培养革命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培养了一批坚定的革命人才,罗瑞卿、许光达、程子华等,都是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招收女生的军校,李淑宁(赵一曼)、曾宪植、张瑞华、黄杰、谢冰莹等都是该校学生。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胜利街165号,这里重点展示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领导中国革命光辉历史,作出举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等重大决策。现在馆内复原陈列当时中共中央秘书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办公室、会议室、陈独秀、蔡和森等领导人办公室等原貌。

  八七会议纪念馆(见“红色经典”线路有关简介)。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位于江岸区长春街57号。当时中共中央长江局在这里领导南方13个省的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现在这里复原了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领导人的办公室、卧室及其办公用房,还在一楼大厅辟有《武汉抗战陈列》展览。展览共选用照片303张,文物89件,并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现了武汉抗战的历史。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岸区芦沟桥路与胜利街的交会处。1937年国共开展第二次合作,新四军在武汉成立并东进抗日,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军长叶挺亲自选址,将这里定为新四军军部。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新四军成立过程,见证当年斗争的岁月。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展厅一角 图片来源:湖北党史网

  线路四:伟人足迹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他的足迹和人生轨迹成为历史的侧影,武汉是其中重要的一站。1918-1927年,毛泽东多次来汉从事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40多次到达武汉。追寻伟人足迹,感受伟人情怀,重温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片段。

  毛泽东旧居—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东湖梅岭一号—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旧居(见“红色经典”线路有关简介)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见“红色经典”线路有关简介)

  东湖梅岭位于东湖之滨东湖宾馆内。这里由梅岭一号、梅岭二号和梅岭三号建筑群落组成。梅岭是毛泽东同志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地方。有时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三次;居住时间短则一月,长则半年。他在这里曾日理万机,处理各种国内外大事,接见许多中外名人及国际友人,并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位于汉口江滩公园内、江滩防洪纪念碑正对面。博物馆展示内容包括“击水中流”“情系长江”“大江弄潮”三部分。通过图片、照片、视频、实物等史料,结合写实油画、雕塑等艺术品,再现了毛泽东同志多次横渡长江的历史,展示武汉历次群众性渡江活动盛况,以及武汉人历史悠久的渡江习俗、文化。

同学们为波澜壮阔的历史所感动 图片来源: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线路五:革命烽火

  武汉是革命年代武装斗争重地,这条线路梳理黄陂等地众多革命先驱战斗的足迹,让后人了解那段血与火的斗争历程。

  木兰山风洞革命活动旧址—上甘岭特功八连纪念馆—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

  风洞革命活动旧址位于黄陂区木兰山,现在仍保留着当年革命战士用过的石桌、石凳。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在1927年冬,著名的“黄麻起义”失败后,吴光浩、戴克敏率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72人转战到木兰山。木兰山是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的诞生地,也是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十五军发源地之一。李先念、徐海东、王树声、陈再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木兰山上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曾有“秋收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黄麻起义队伍上了木兰山”之说。徐向前元帅曾为木兰山题词:“木兰山的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别山”。

  上甘岭特功八连纪念馆位于黄陂区辛店村。闻名世界的“上甘岭特功八连”,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浴血奋战43天,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这支连队1931年创建于红军时期的鄂豫皖根据地,就位于黄陂区辛店村。现在纪念馆内,游客可在现代声光电技术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年抗美援朝战场血与火的场面。

  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建在姚家山村,建有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鄂豫边区重要领导人群雕,还通过木兰烽火、怒潮喷涌、挺进鄂豫、中原抗战、战略包围、抗战胜利六个部分,再现了当年新四军第五师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岁月。游客可在当地参观司政大礼堂旧址、李先念旧居、陈少敏旧居、印刷厂旧址、修械所旧址、医务室旧址、造弹厂旧址等。

 

武汉二七纪念馆 图片来源:网络

  线路六:红色英烈

  这条线路展示武汉在中国革命斗争历程中浴血书写的浓重一笔,展示早期工人革命高潮精彩一幕,并串联国际友人援华的重要纪念,体现国际主义情怀。

  武汉二七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陈列馆—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警予烈士陈列馆(警予中学)—汉阳红色战士公墓

  武汉二七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499号,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武汉二七纪念馆采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二七革命斗争的全过程。纪念馆前二七广场耸立着二七烈士纪念碑,碑高23.27米,寓意1923年2月7日这天发生的惨案。碑身正面镶嵌高12米、宽1.5米的汉白玉,上面镌刻毛泽东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185号。1923年2月1日,16个分工会3万名工人的代表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阻挠和破坏,总工会决定举行全路总同盟大罢工。2月3日,总工会由郑州秘密迁移至此,领导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展馆内有《二七罢工斗争史迹陈列》,游客可以了解那段峥嵘岁月。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在汉口解放公园内,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援中国人民而英勇献身的苏联空军志愿队15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坟墓。1938年,苏联派遣空军志愿队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在保卫武汉的艰苦战斗中,100多名指战员献出生命,其中15位烈士的遗骨安葬于武汉。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见证中俄友谊的标志,俄罗斯友人来汉都要到此献花。

  警予烈士陈列馆位于江岸区铭新街79号。这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同志积极投身革命,坚持奋斗并英勇就义的相关资料,成为城市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汉阳红色战士公墓(向警予烈士陵园)坐落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巅,红色战士公墓安葬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集团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提出“宁可枉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面对白色恐怖,共产党人毫无畏惧,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先后壮烈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的革命者达数千人,包括向警予、夏明翰、黄五一、任开国、魏人镜等革命先烈。

上一条:武汉红色旅游(图) 下一条:武汉红色旅游_武汉红色旅游攻略_武汉红色旅游景点介绍